欢迎进入江苏省高校生物学学科联盟官方网站! 您是第 4371 个访问者
今天是
2021年11月5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走进联盟
联盟简介
联盟章程
组织架构
联盟成员
现任领导
联盟风采
科学研究
科普专栏
专题透视
科研输出
人才培养
重点实验室
实训基地
人才市场
下载专区
特色课程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联盟动态
前沿进展
考研专区
导师介绍
考研调剂
招生简章
联系我们
走进联盟
联盟简介
联盟章程
组织架构
联盟成员
现任领导
联盟风采
科学研究
科普专栏
专题透视
科研输出
人才培养
重点实验室
实训基地
人才市场
下载专区
特色课程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联盟动态
前沿进展
考研专区
导师介绍
考研调剂
招生简章
联系我们
考研专区
考研专区
导师介绍
>
考研调剂
>
招生简章
>
招生简章
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专区
>>
招生简章
【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21年招生简介
2021-10-20 03:23:00
777
返回列表
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欢迎您!
专业建设: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
5
个本科专业,设施场地
17000m
2
。其中,生物技术专业为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全国唯一),
2015
年获江苏省品牌专业(
A
类,江苏省唯一),
2017
年入选教育部《中美》“
1+2+1
”双学位项目,
2019
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苏仅
2
个),
2020
年获江苏省品牌专业二期项目资助。生物科学专业
2020
年通过师范专业国家二级认证;生物工程专业认证申请
2019
年获教育部正式受理,
2021
年通过专家进场考查。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
81
人,其中副高以上
45
名、具有博士学位
56
名;博士、硕士生导师
15
名;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等国家级、省级人才
21
人次。拥有
“
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综合利用
”
等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3
个。此外,学院从全球知名大学全职引进外籍团队
2
个,其中“生物质能源技术”团队带头人
Nikolai
曾先后两次以第一作者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发表论文;“植物基因编辑”团队带头人
Maria
原是世界百强名校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全职教授,
H
指数达
40
。
平台建设:
学院建有省级以上平台
8
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平台
3
个。“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是我省苏北地区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已连续两次以“良好”等第通过省科技厅绩效评估并获得
1200
万元持续支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2014
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立项,
2016
、
2020
年连续两次在全省绩效评估中获“
A
”等,累计获省财政建设经费
1.1
亿元,《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先后报道;江苏省洪泽湖蓝藻预警与生态修复工程中心为我国首家洪泽湖水环境遥感监测实验室,已连续多年编制发布《洪泽湖水环境卫星遥感监测年报》,被科技部纳入国家地球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为地方环保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学科科研:
学院建有“生态学”省重点建设学科,
“
生物与医药
”
专业学位硕士点
2020
年通过江苏省学位办评审。“十三五”期间,学科新增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
1
项、国家自然基金
21
项、国际合作项目
1
项、省部级项目
22
项,企业横向
50
余项,发表
SCI
论文
170
余篇(二区以上
84
篇),
1
人入选
2020
“高被引科学家”。以第一单位申请国家专利
105
项、授权专利
56
项、制定国家标准
2
个;联合育成作物新品种
4
个。作为牵头单位,获江苏高校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
2
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
4
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农业部丰收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1
项、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等省部级奖
5
项。
人才培养:
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
98%
以上,考研录取率
30%
左右,多名本科生考取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近三年,学院本科生获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
10
项,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
+
”等三大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获江苏省特等奖
1
项、一二三等奖
6
项。学生社团“绿之源”环保协会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母亲河奖”“全国大中专学生最有影响力环保社团”等国家级奖项
30
余项。
国际合作与交流:
专业通过“
3+1
学制”和“双导师制”,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机制,为优秀本科生提供赴国际高水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学大学通过教师互访、学生互派、课程互修、学分互认等方式,构建了亲行业、亲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欧洲十大工科名校乌克兰国立科技大学合作,建立了本
-
硕
-
博联合培养机制。
专业特色优势: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可溯源至
1958
年创办的原淮阴师范专科学校生化双修制专修科,
1999
年招收第一届生物教育专业本科生,
2007
年明确为生物科学(师范)专业。
2014
年与江苏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学科教学(生物科学)专业硕士,
2019
年承担江苏省生物乡村教师培养任务。
2010
年生物科学(师范)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
2012
年生物科学类专业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专业类,
2016
年通过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验收。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秀,
2020
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
培养目标
:
本专业面向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生物学教师队伍建设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中学教育事业,主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具备良好思想品质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熟悉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生物教学与研究、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骨干教师。
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技术专业
2003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2011
年获教育部“专业综合
改革试点”项目,
2015
年获江苏省品牌专业一期工程(
A
类)资助,
2017
年获教育部中教国际“中美人才培养计划”
121
双学位项目;
2019
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2020
年获江苏省品牌专业二期工程资助。专业围绕地方产业需求,依托“生态学”省重点一级学科,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
8
个,省级教学平台
2
个,省级教学、科研团队
4
个,
全职外籍教研团队
2
个。专业
明确“一专业,三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制订实践取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依托学科平台,围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学生全员开展创新能力训练,推动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学大学、乌克兰国立科技大学等合作,培养亲行业、亲产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围绕现代农业、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产业对生物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格健全,具有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和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在现代农业、食品、环境等相关生物技术产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生物工程专业
生物工程专业开设于
2006
年,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2019
年申请工程教育认证获受理,
2021
年接受了专家进校考查,获得专家好评。工程教育认证现有专任教师
27
人,其中教授
7
人、副教授
13
人;博士占比
81.5%
、高级职称占比
74.1%
;具有
6
个月以上工程背景占
85.2%
;拥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
11
人次、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23
名。专业拥有实验室
8000
平方米,配备各类实验仪器设备
5000
余台套,资产总值
4000
余万元。生物工程专业遵循
OBE
理念和工程教育认证国际标准,精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六大工程为基础、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江苏、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生物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在发酵工程和生物制药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生物制药专业
当前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生物医药产品成为对抗疫情的重要武器,生物制药产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对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生物制药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我校
新开设生物制药专业,
2020
年获教育部批准,
2021
年开始招生。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新兴战略产业规划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对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和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发展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系统掌握生物制药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药物制备与分析评价技能,能够在生物制药领域从事新产品开发、工艺设计、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等工作,具有解决生物制药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开设于
2015
年,
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2019
年通过教育部专业评估。本专业共有
16
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
75%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
93.75%
。另外,学院还聘请了
12
名食品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担任本专业兼职教师,为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专业建有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功能评价重点建设实验室科研教学平台,拥有食品分析检测、食品营养功能评价、食品毒理学等专业实验室,烘焙、食品加工、啤酒酿造等生产实训车间,为实践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分析检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一定独立工作、创新实践、自我发展、国际交流等综合能力,能够在相关食品企业、检验机构、认证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食品生产、分析检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安全评价、质量认证、监督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上一篇:【南通大学】南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下一篇:没有了!
走进联盟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特色课程
新闻中心
考研专区
联系我们
江苏省高校生物学学科联盟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
Copyright © 2002-2021 江苏省高校生物学学科联盟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37627号-1
XML地图
技术支持:
江苏省高校生物学学科联盟